中国铸造名家进校园 | 力劲创始人刘相尚先生分享校企科研创新合作范式
2025-07-09 13:38:38力劲集团阅读量:3046 我要评论
近日,由辽宁科技学院、中国铸造协会、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铸造名家进校园——辽宁本溪站”活动在辽宁科技学院展开。 



辽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赵毅、教务处处长韩娇、招生与就业处处长韩培淳、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孙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先生,香港铸造业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力劲集团创始人刘相尚先生,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国家开放大学铸造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范琦女士,中国铸造协会副会长、一汽集团首席科学家胡金豹先生,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副理事长、女企业家分会秘书长、珠海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莹女士,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里先生等出席活动。


在一体化压铸人才培养工程主题会上,力劲集团创始人刘相尚应邀就中国铸造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发表了演讲。
刘相尚先生表示:“作为深耕制造业50余年的从业者,我始终坚信人才是行业最宝贵的火种。力劲集团从香港一间小工厂起步,到今天成为全球化的压铸装备领军企业,我们最深刻的体会是技术创新需要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深度咬合。”
“当前,压铸行业面临三大机遇窗口,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催生的万亿级市场、工业母机国产化替代的历史机遇、智能制造对传统工艺的革新需求。突破这些领域的关键在于构建‘实验室-车间-市场’的闭环培养体系。辽宁科技学院打造的特色压铸专业,正是这种理念的生动实践。”

“制造业的进步从来都是接力赛,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未来。创新不是颠覆,是每天进步1%。校企合作模式是破解‘教材滞后于技术’难题的有效路径。期待与各位携手,在中国制造技术攻坚的道路上,书写更多辉煌。”刘相尚先生表示。
作为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成员,辽宁科技学院持续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科研创新赋能,响应中国压铸行业对智能化、轻量化技术的需求,在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智能制造等专业建设领域加大布局,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力劲集团着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一体化共同成长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与辽宁科技学院在教学设施、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建立了更广泛、更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

力劲集团向辽宁科技学院捐赠交付1台套IMPRESS-Ⅲ DCC400压铸机,供教师教学与学生实践操作使用。

刘相尚先生代表香港铸造业总会向辽宁工程学院赠送《压铸工程师实用教程》书籍。

刘相尚先生受聘为辽宁科技学院客座教授。
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是将科学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重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
力劲集团致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将产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推进智慧教育与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助推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伊+快讯 | 智驱注塑 拓启市场新局势——2025伊之密注塑创新技术研讨会(义乌站)圆满落幕
6月20日,由伊之密主办的“智驱注塑·拓启市场新局势——2025伊之密注塑创新技术研讨会(义乌站)”在义乌成功举办。- 2025-06-25 11:41:36
- 13036
-
《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
《行动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本市信创链条完备、应用场景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一体推进研发攻关、应用示范、产业集聚,打造“人工智能+信创”新优势,形成“底层技术引领、应用场景开放、产业生态健全”的发展环境。- 2025-05-27 11:44:27
- 16179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