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其原理
2019-05-13 15:40:10贤集网阅读量:1805 我要评论
【包装印刷产业网 热点关注】生物传感器是分析生物技术的一个分支,该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一性、高灵敏性及用量大等特点。
对于生物医学检测、临床诊断以及环境分析等领域来说,寻求快速、准确、廉价及简便的分析方法是目前急切渴盼的应用需求。
传统生物检测的检测成本高、检验速度慢,检测仪器昂贵不说,还需要专门的部门或者企业进行检测。而丝网印刷的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以及实时检测等特点,尤其是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能实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与相应的小型检测仪结合使用能实现快速的检测。
一、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技术选择
目前的生物传感器已经历三代的发展,二代生物传感器以铁氰化钾、二茂铁、甲醇、亚甲基蓝等有机颜料代替一代中的氧气作为主要的电子媒介,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
三代生物传感器是生物敏感元件与电极直接进行电子交换,这种方式要求电极与活性材料之间的距离小于2 nm,因此要求基底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平整度,并要在保持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生物敏感元件活性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修饰,将其氧化还原中心暴露出来。
这对于大批量、低成本的丝网印刷是不合适的。目前与印刷技术能较好结合的生物传感器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二代传感器技术,使用丝网印刷的电化学传感器生产技术相对简单,易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发展模式。
电化学传感器又以三电极生物传感器发展较为成熟,检测较为简单,受到研究学者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已有商业化的生产厂家。
二、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技术原理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特殊的化学传感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分子识别元件,也叫做生物敏感膜,当待测物质接触到生物敏感膜时,常常会有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生物敏感膜对待测生物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并将反应信号放大。
该识别元件是生物传感器的关键,直接决定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蛋白质、酶、抗原抗体、核酸、生物膜、细胞、组织、微生物等均可作为生物敏感膜的材料。
其二是信号转换器,也称为换能器。信号转换器的作用是将生物分子识别而产生的各种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信息转换成可检测的信号(光、热、电、声等)。根据信号转换器的类别,可将生物传感器分为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等。
原标题: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技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江苏省冷链学会关于对《运输西兰花的冷藏车温湿度传感器布局方法》等2项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保证团体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现对《西兰花中的莱菔硫烷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运输西兰花的冷藏车温湿度传感器布局方法》2项团体标准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2025-07-24 11:02:53
- 17235
-
关于征集《2025年度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的通知
面向社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工业机器人进工厂、服务机器人进生活,遴选有一定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成果并推广应用,促进机器人产业成果更好地赋能制造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助残、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等各领域。- 2025-05-05 09:03:38
- 19921
-
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有望在多个关键领域打破“卡脖子”瓶颈,实现国产化
随着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有望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速国产化进程,打破“卡脖子”瓶颈。- 2025-02-24 11:29:20
- 20802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